网站首页 > 开题报告> 文章内容

13上海高中生优秀课题研究报告从“创新实验室”生成“装备”是教育发展的创生力

※发布时间:2018-10-14 15:18:23   ※发布作者:A   ※出自何处: 

  在上海,三分之一高中生优秀的课题研究报告从“创新实验室”里生成;越来越多的教师从单一学科向跨学科发展,从的角色指导角色;越来越多的学校依托创新实验室的发展,创设出办学特色和品牌……这些发生在上海教育的积极变化,得益于教育装备的革新和发展。

  在今天举办的2018中国(上海)国际教育装备论坛上,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达成一致:如今,教育装备不能只看作是教育的手段和工具,某种程度上而言,它还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创生力量。教育,正在被技术着。

  一直以来,国内学校教育所培养出的在虚拟情境下解决问题的学生,已经不再符合时代的要求。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也认同这样的观点,他举例说,国内游戏行业难有佳作,这与相关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不无关联。“最会讲故事的人来自北大中文系,大学计算机系的毕业生懂得技术,他们协作还不够,还需要一个资深的游戏玩家。”可见,在真实情境下协作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是创新人才的必备条件,也是国内中小学生欠缺的能力。

  眼下,基础教育领域所推崇的STEM教育,有利于培养复合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国际技术与工程教育学会Dr. Reeve Edward解释说,所谓STEM教育,是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的内在原理、教学方法和时间等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这种教育方式的核心在于“整合”,通过跨学科的综合作用,让学生看到事物的整体而非局部。

  支撑教育变革的基础,离不开教育装备的革新。在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看来,智慧备课、云课堂、3D技术、机器人等等技术装备,数字化校园、创新实验室、学科教室等新型的学习空间,正在为师生提供着全新的教育体验。技术与装备正成为未来教育学习重要的支撑,给教育内容带来了无限拓展的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技术装备不仅是教育系统运行的工具,更是将会承担起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将使育人的方式变得更加科学、更加、更加有效。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四季晴雨。”市教委基教处调研员陈爱平这样回忆自己甫一踏上时的样子。随着时间的推移,PPT等技术不断走入课堂,改变了教师教学的和文化。

  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就有注重教育和教育文化的传统。比如《庄子·渔父》曾记载,“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杏坛便是较好的学习,其中的自然甚至现在看来也是现代化的教学元素。

  而上海在30多年来深化课程的途中,教育装备和教育的也从未停止。有这样一组数据加以佐证:截至2017年底,上海共建设成1473个创新实验室,覆盖上海82.9%的高中、82.7%的初中和72.9%的小学。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带动了学校特色文化和品牌的建设,还带动了学生的成长和教师发展。

  “装备的改进放大了学习的,重构的教学效益。”陈爱平说,比如现在学校图书馆的功能就从最初的阅读空间,扩展为文献资源中心、师生活动中心、课程支撑空间等。

  当技术拥抱教育,不仅要看到装备给教育带来的变化,还有思考如何使用好、管理好教育装备。“教育装备要物尽其用,‘目中有人’。”陈爱平说,比如一些高中化学教师,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有可能将化学试剂不小心撒到眼睛里。化学实验室中应该配备“洗眼器”,以备不时之需。

  “2018中国国际教育装备(上海)博览会”以“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化、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面向全球的视野,特别构筑国际化的教育装备展示交流平台,来自美国、、荷兰、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品牌展商展示了教育装备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与此同时,国内教育装备领域优质企业也全方位展示了智慧教育、创客教育、实验室仪器、艺教及体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装备与教学解决方案。

  活动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上海教育委员会支持,上海市教育学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上海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承办。喜马拉雅山雪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