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参考文献> 文章内容

医生手写处方跟一样是故意不想让你看懂吗

※发布时间:2019-2-16 1:15:57   ※发布作者:A   ※出自何处: 

  随着病历和处方的电子化,医生的手写处方已经渐渐离开了很多人的视野,但是医生的字难懂仍然是很多中的未解之谜。

  韩寒在《求医》中描述了自己医生的事件,并道:“一个医生可能一辈子称不上医学家,但一进医院就意味着你是书法家”。

  为什么医生长着一张亚洲人的脸,嘴里说着带方言味的普通话,分明跟我是一国人,但他笔下写出来的字我却一个都不认识?又是为什么在我一个字都不能辨认的处方上,药剂师扫了一眼就心领神会地转身拿出了药?医生的中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医生的蝌蚪文。网友解读:右下肢可见巨大包块,活动可。PE:右下肢可见巨大包块,活检+病理/微博@追风少年刘全有

  医生的字宛如,一直以来诟病。不少医生的字过于放荡不羁,还被挂在网上遭受网友的群嘲:“算不算一种新型文字?”、“这绝对是一种加密文件?”、“我字写得这么烂,我应该去当个医生”。

  在美国版的知乎(Quora)上,不管是“医生的处方为什么写得这么烂”还是“为什么医生的字写得这么烂”,都是众人关注的热帖,有总共超过200个回答。长期以来,国外有关医生的漫画中,也总逃不脱医生字烂的梗。

  2015年左右,一名医生所写的奇葩病历在互联网上流行,纷纷转载,大家才惊醒:原来不只是我们这儿的医生写字我看不懂。

  早在1915年,《柳叶刀》上就曾接受药剂师的,登出过一份魔咒处方,并道:“......对这种涂鸦,只能说写这个处方的人应该感到羞愧”。

  1979年,一名医生美国医学会(JAMA)上发表了一个小规模调查的结果,调查了47位医师的字迹,并分成5个等级打带土字旁的男孩名字分,分别是:

  调查表明,有8位医生的字完全看不清,超过一半医生的字需要努力才能读懂。作者呼吁广大医生将字尽量写清楚,不要浪费其他人的时间和脑力。

  在中国,医生写字潦草也不是患者的错觉,例如:2015年,宁波某医院抽查了20名门诊医生,就有7位医生字因潦草被罚款。

  2007年3月,卫生部就颁布过,处方书写必须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图为湖北宜昌某医院中医医师书写的处方/视觉中国

  字迹不清的医疗文书不仅会影响其他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会带来不那么好笑的结果,甚至是极端的结果。

  2000年英国医学(BMJ)曾报道了一桩官司:美国一名医生为患者开具了治疗心绞痛的药Isordil(硝酸异山梨酯),然而由于字体潦草,药剂师以为是Plendil(波依定,一种降压药),患者服用后心脏病发作,几天后死亡。家属发现后起诉,最后法院判决医生和药剂师各赔偿家属22.5万美元。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在一份医生字迹的回顾性研究中提到,在英国,每年有3万人因为医疗报告错误而死亡,而这和各种处方和病历书写混乱脱不了干系。而《时代》的一篇报道称,在美国,每年可能有7000人的死亡跟医生潦草的字迹有关系,报道引用了200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IOM)报告中的统计数据。

  医生为什么爱把字写成,坊间有着种种猜测。有些人认为,这是医生和医院的,医生对处方加密,病人就必须得在他所在的医院买药。还有人认为,医生的处方是私家秘方,泄露了配方,就是砸了自己的饭碗。

  不过这些猜测都随着病历和处方的电子化自动消散了。而且,既然医生写字糟糕不仅仅是中国的事儿,这些猜测就更不大可能是真的。

  门诊医生每天都要面对很多病人,几乎总有下个病人等在门口。在这种情况下,医生自然会以提高效率的方式行事,倾向快速地写完病历和处方,写得快,自然就写得乱。

  2002年,湖北武汉某医院,清晨人们就排起了长队。这么多年过去,中国许多三甲医院医生仍然要面对门诊人满为患的高负荷工作量/视觉中国

  研究者做了一个小实验,让总共209名医生和其他的医务工作者在10秒内写下一串字,然后让非医务人员给这些字打分,最后得出了的结论。

  在10秒钟内,受试者需要写完这句话。打分标准B已属于“还行”,C属于“好”/Berwick(1999)

  1997年,发表在美国急症上的一份研究也佐证了这一点,这份研究表明:医生的门诊数量越多,医疗记录的错误率就越高,而这些错误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字迹潦草。

  中国医生之忙,比起国外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则新闻管中窥豹。曾有记者在浙江台州市的一家医院探访一周并做了下统计。报道表示:医生平均每天上午会接待多则70个病人,少则40个病人。虽然有每个病人看诊时间必须超过8分钟,但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另一方面,忙也体现在医生的开处方时的状态上。医生通常是一边开处方,一边向病人解释病情或者用药的注意事项。在这种高速多线操作的压力下,写出来的字自然没法太走心。

  除此之外,医生的迷之书法和内容也有关系。无论是诊断还是处方,内容都是高度重复的,转来转去也就是数量有限的医学术语,医生写多写熟了,就会发展出自己的套,倾向于简化书写。

  中国的医生尤其如此,一些“西药”的中文名字较长而且写法复杂,医生就会用化学式、拉丁文、或者谐音字来代替,比如用KCL代替氯化钾,用Dx带来地塞米松,更有甚者就真的画个符号表示,比如用△来代替中药中的三棱。

  药剂师有着更多的专业知识,因而解读能力更强。虽然医生喜欢飞扬跋扈,雪地撒欢式地写处方,但由于药品名字是相对有限的,药剂师只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猜测,所以猜起来也没有那么难;再不济,通过处方上的其他药品去推断看不清楚的字,也是一种方法。

  1998年,同样发表在英国医学的一个研究表明:就算叫医生们认真写,医生的字也确实要潦草一些。

  这个研究让医生、和其他的员工填写了一份表格,在没有时间压力的情况下,告诉他们尽量地写清楚。然后,研究者扫描了这些表格,利用软件来识别它们,查看各自的识别成功率,最后得出了这个结论。

  不只一个医生提到,自己在读书的时候字还是很好的,从读书到实习再到工作以后,字就越写越乱了。研究医生笔迹的刑侦人员也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在一份研究医生签名的文章中,作者指出:一般刚毕业的医生笔迹会更为工整一些,但老医生的书写笔迹就更简易,更潦草。

  对此,医生们自己的解释是,上学时要做的笔记太多,考试时候也要写一大堆,快速书写是医学院学生活下来的必需技能。做了实习医生,更是有写不完的病历。长期快速写字,曾经的一手好字就被废了。

  至少不少医生认为这一点和自己写字变差有关系。在工作初期,他们担心一板一眼地写字泄露了自己菜鸟的身份,写字时就主动地往飘逸的方向发展了几分。而且,即使这种行为不是主动的,医生也会在这个氛围中降低写字清晰的标准,逐渐从正了狂野书法家的。

  另一个原因,可能和程序员穿得随便类似,因为他们不那么在乎。虽然同样是像律师或者教师一样字迹展示比较多的职业,但是医生对字迹不好的十分不。

  如果一个律师或者教师的字迹糟糕,他的专业水平就会受到质疑,他会有很大的压力和动力来改变自己的字迹。但医生,因为有医术,就不怎么在乎字迹。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在乎,才会出现那种极端的,用潦草也解释不了的医生。

  2018年8月19日,山东聊城茌平县贾寨镇耿店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在给患者开处方。由于电子化的发展,手写处方越来越少见了/视觉中国

  如今,随着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的推行,狂野书法家们已经慢慢绝迹,只存在于部分小城市和小医院。病人可以免于字迹不清带来的医疗隐患,医生也减少一直以来痛恨的“Paperwork”,而最应该庆祝的莫过于药剂师了,因为他们再也不用每天和医生玩解密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