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参考文献> 文章内容

【调研】高校经济学教育教学现状调研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0-7-25 2:32:51   ※发布作者:A   ※出自何处: 

  二是主观因素。第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滞后于实践发展。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学存在的化问题,而我国自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理论界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关于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还未真正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事实上滞后于实践发展。第二,国内学术界对西方经济学界的研究不足,盲目推崇西方主流。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方面,西方不少经济学家包括一些诺贝尔获得者,发表了大量质疑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著作和论文;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其他非主流经济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当前,我国学术界对西方关于新主义主流经济学的反思和西方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关注不够、研究不多,这也导致学生产生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西方广受欢迎的错觉,进而使得部分学者、学生盲目推崇甚至西方主流经济学。第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材创新不足,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调查显示:接近五分之四(78%)的学生认为“西方经济学”更具吸引力,其中,三分之一(33%)的学生认为“西方经济学”更具吸引力的原因是教材生动。

  领导权问题应是首要问题,是真正能够扭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边缘化、经济学教育教学“西化”倾向的关键点。主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授、学者担任经济、经管类学院主管领导职务,对当前情况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应并鼓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专业背景的教授、学者或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素养和水平的教授、学者担任领导职位,院级领导班子中至少配备一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专业背景或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素养和水平的教学科研人员。

  课程安排上,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经过科学论证,制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类课程课时数与西方经济学类课程课时数的比重目标,使前者超过后者,或至少应达到1∶1。其中,经济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设置中,应增加“《资本论》选读”教学的课时安排。在接受调研的经济类相关专业的学生中,接近五分之四(76%)的学生没有读过《资本论》原书。同时,结合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作为思政通识课进行开设。西方经济学类相关专业选用教材方面,应鼓励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教材,如果选用西方教材,应辅之性分析。

  高校科研部门应该提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类相关期刊在科研考核、职称评定中的权重,鼓励经济学教学科研人员重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同时,针对海外获得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应开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补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

  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解释力的不足,与真正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经济学理论创新不足有关。习总在主持中央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境界。我们理应结合新的历史契机,高度重视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

  与西方不断推陈出新地推出经济学教材相比,当前大多数经济学类相关课程的教材更多侧重理论阐述,缺少鲜活的例子、形象的说明,同时更新缓慢,这已不适合当代大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认知方式。经济学相关课程的教材应将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生动鲜活的具体性融合,以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带土字旁的男孩名字组织力量编写符合现代学生认知方式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及其他相关经济学类的教材应是重要工作环节。(作者:张忠胜,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刘国光.谈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中国经贸导刊.2005(20):4-11.

  [3]刘国光.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4):5-9.

  [4]丁堡骏.以马克思主义引领高校经济学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1-26(4).

  [5]邱海平.“西化”的经济学教育不能成为主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1-26(7).